您好 ,歡迎訪問蘇州市凱時尊龍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官網 !
谘詢電話0512-68213882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把握新常態下建築業發展十大新趨勢
發布時間 :2020-04-23 09:41瀏覽次數 :

“新常態”是當下中國經濟的熱詞 ,從字麵上看 ,“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 、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是一種趨勢性 、不可逆的發展狀態 ,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 。對“新常態”的分析 ,一方麵要從全球來看 ,世界經濟已經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 ,全球正在處於產業結構重構和重組 、擺脫舊增長周期的過程之中 。另一方麵要從國內來看 ,自2010年一季度開始 ,中國經濟增長率連續19個季度下滑 ,一些舊的平衡 、舊的模式和舊的理念正在被打破 ,呈現出許多“新常態” 。

2010年以來 ,浙江建築業規模增速達到25% ,但近兩年增長幅度明顯下降 ,可以說 ,浙江建築業已進入了新的增長周期 ,或平台期 。究其規律 ,建築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民經濟投資的需求 ,與廣大業主的需求也呈現出正相關的曲線 。高增長之後的“換擋”是一種必然趨勢。建築業在“新常態”下主要有三方麵特征 :速度 ,建築業產值從“十一五”的年均增長20%以上 ,下降到現在的10%-15%之間 ,建築業嚐到了前期投資拉動政策的甜頭 ,現在到了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建築業從高速增長轉到了中高速增長;結構 ,經濟放緩倒逼建築業不斷調整和轉型 ,生產方式正在變革 ,新型建築工業化逐步興起 ,建築業產業結構將加快優化升級 ;動力 ,受勞動力 、資源 、環境等成本上升影響 ,依賴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 ,技術創新將是建築業發展的動力 ,建築業正從要素驅動 、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為此 ,我們要正確把握建築業“新常態”的特征 ,積極應對 ,主動適應 ,使建築業的規模與質量 、速度與效益 、增長與轉型達到一種新的平衡 。

當前 ,正是全麵深化改革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時期 。深化建築業改革 、加大工程質量治理行動 ,都是對“新常態”下建築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從行政管理和市場內生性的角度看 ,我認為“新常態”下建築業發展將呈現十個趨勢 :

一是經營範圍趨向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 。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 :“生意越來越難做 ,關鍵是你的眼光 。你的眼光看的是全中國 ,就是做全中國的生意 ;你的眼光看到的是全世界 ,就是做全世界的生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國內和國際建築市場已經實現了無縫對接 ,市場競爭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深入 ,競爭呈現全球化格局 。國際市場上高附加值 、高技術含量和綜合性的項目增多 ,對承包商技術 、資本 、管理等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需要一批具備工程總承包、項目融資 、國際信貸 、設備貿易等能力的企業 。麵對全球化的挑戰 ,我們必須在競爭中尋求突破 ,在發展中超越自我 ,以全球化的視角定位發展戰略 。大型建築企業要把經營範圍擺在全球思考 ,一方麵 ,繼續深入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 ,抓住“一帶一路”和京津冀 、長江經濟帶這些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大力拓展內外市場 。另一方麵 ,主動與國內外優秀企業合作 ,學習借鑒成熟經驗和管理模式 ,借船出海 ,不斷提升對外承包工程競爭力 。

二是建設模式趨向一體化 。我國現行的工程建設體製和管理模式分自行建設管理和委托建設管理 ,而委托建設管理包括兩方麵 ,一是“委托管理” ,如代建製 、項目管理 ;二是工程承包 ,如工程總承包 、融資總承包 。而設計 、采購 、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是國際通行的做法 。實施工程總承包 ,既能節省投資 、縮短工期 、提高質量 ,又能推進企業技術創新 、轉型升級 ,其作用和意義不容置疑 。但是 ,這項工作經過十多年的推行 ,至今進展緩慢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投資管理體製製約 ,現行的法律法規把設計 、采購 、施工等環節分離 ,造成招標時常常把設計 、施工 、物資供應等環節全部分開招標 ,各個施工標段劃分越小越好 ,沒有顧及管理協調難度和建設成本的增加 。近年來 ,浙江積極開展工程總承包的實踐 ,不少企業大膽探索 ,通過項目的試點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去年 ,建設部授予浙江“工程總承包試點省份” 。在推進工程總承包工作中 ,我們通過關注試點地區 、試點項目 、試點企業的培育和建設 ,以問題為導向 ,改革創新 ,破解矛盾 ,梳理問題 ,期望走出一條新路子 。

三是施工理念趨向低碳化 。低碳發展 ,是世界的潮流 、國家的要求 、行業的希望 ,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追求。低碳建築施工作為建築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是實現建築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關鍵環節 ,是建築企業未來市場競爭的重要籌碼 。為此要把低碳施工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中 ,更加注重建築全壽命周期 ,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 ,注重新技術 、新材料 、新設備 、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 ,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能耗 ,實現節能 、節地 、節水 、節材和環境保護 。

四是生產方式趨向工業化 。長期以來 ,浙江建築業處於一種粗放型和數量型的增長方式 ,效率低 ,能耗大 ,究其原因是施工現場存在手工操作多 、現場製作多 、材料浪費多 、施工人員多的現象 ,建築業的行業規模是靠人海戰術 、靠加班加點 、靠浪費資源 ,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 。走“建築設計標準化 、構件部品生產工廠化、建造施工裝配化和生產經營信息化”的新型建築工業化之路 ,是現代建築業發展的方向 。從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看到 ,實施建築工業化生產方式 ,在提升工程品質和安全水平 、提高勞動生產率 、節約資源和能源消耗 、減少環境汙染 、減少建築業對日益緊張的勞動力資源依賴等方麵具有明顯的優勢 。目前 ,浙江省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工作 ,並通過“1010工程”的示範帶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 ,浙江建築業在推進建築工業化進程中 ,首先 ,要加強行政推動 ,通過政策引導 、目標考核來培育建築工業化有效市場 。其次 ,要加強示範帶動 ,通過建築工業化示範基地和示範項目的建設 ,來帶動整個麵上的工作 。第三 ,要加強技術支撐 ,通過關鍵技術研發和標準製定 ,來建立相應的管理 、設計 、施工 、安裝建造體係 。第四 ,要加強宣傳造勢 ,不斷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

五是行業結構趨向專業化 。當前 ,建築行業大而全 、小而全的公司比比皆是 ,大 、中 、小企業角色分工基本相同,競爭呈現同質化 ,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專業化的要求對大企業和小企業同樣適用 。對大型建築企業來說 ,其資金 、技術 、人才資源都比較豐富,業務領域比較寬 ,可以通過內部資源的整合進行專業化 ,如采用專業化的事業部模式 ,在內部實現專業人士從事專業業務 ,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對於中小建築企業來說 ,更要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這樣才能集中資源 ,提高效率 ,提升競爭實力 。當然 ,企業的適度多元是需要的 ,但是沒有專業化支撐的多元是走不遠的 。

六是勞動組織趨向人本化 。行業競爭力的提升取決於以人為本的良性循環 ,傳統經濟理論以“物本”經濟為其理論框架 ,用物質資源和實物商品關係 ,來解釋和闡述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的經濟現象與經濟規律 。前幾年 ,大部分建築業企業強調了“物本”的重要性 ,而忽視了人的價值 。自從國外建築業提出了“對人的承諾 ,人是最寶貴的資源”等理論 ,“物本”才逐步向“人本”轉變 。以建築業來說 ,首先,善待建築工人 ,積極改善生產作業和生活環境 ,維護其合法權益 。其次 ,建立合理的目標 、良好的薪酬機製來激勵員工 ,激發員工工作熱情 ,培養一批負責任 、能力強的項目經理和班組長 。第三 ,尊重所有參與工作的人 ,他們就能體會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從而產生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 。第四 ,建立一種以相互依賴和信任為基礎的企業文化 ,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共同營造快樂工作 、幸福生活 、共贏發展的良好局麵 。

七是質量安全趨向標準化 。當前 ,正在開展的工程質量治理行動 ,對質量安全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隻有大力規範 、提升建築實物和人的行為標準化 ,才是解決所有質量安全工作的一條準線 。在質量標準化方麵 ,要把握質量行為標準化 ,明確工作標準 ,加強標準化製度建設 ;把握工程實體質量控製標準化 ,從建築材料 、構配件和設備進場的質量控製,到施工工序控製 ,以及質量驗收全過程的標準化控製 。在安全標準化方麵 ,要強化安全管理製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監控 ,及時排查和治理安全隱患 ,使施工現場的人 、機 、物 、環始終處於安全狀態 。標準化工作推進的好 ,我們質量基礎肯定能夯實好 ,安全底線肯定能守得牢 。

八是經營理念趨向商品化 。商品化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 ,而經營理念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時就指出 :“要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 。首先 ,要有世界的眼光和戰略的思維來經營企業 ,在製訂企業自身發展規劃 、發展戰略 、發展願景 、發展目標時 ,要以市場為導向 ,緊跟時代主題 ,緊扣市場脈搏 ,用開放的思維考慮問題 ,用超前的市場意識謀劃發展 、經營企業 。其次 ,充分認識到建築產品所具有的商品屬性,在提供有形的產品之外 ,更要提供無形的服務 。企業要把“服務”貫穿於工程建設全過程 ,通過增強服務意識 、提高服務能力來增加建築產品的附加值 ,獲得廣大業主和用戶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

九是市場行為趨向契約化 。成熟的企業和成熟的市場行為是高度尊重市場規律和市場價值取向的 ,而這種尊重首先體現在對契約的尊重 ,尊重契約也就是尊重合作雙方的正當權益 。一方麵 ,加強合同管理 ,通過合同備案製度來規範合同的簽訂 ,落實合同履約責任 。另一方麵 ,加強市場監管 ,規範市場行為 。嚴肅查處工程建設各方違法違規行為 ,加大市場清出力度 。同時 ,加強誠信體係建設 ,加快人員數據庫 、企業數據庫 、工程項目數據庫建設 ,推進省市縣三級及中央數據庫的對接 ,來培育和維護好建築業的“契約精神” 。

十是行政管理更加法製化 。十八屆四中全會從法治的角度 ,破解了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命題 ,也為全麵深化改革注入新的內涵和動力 。推進依法行政 ,首先 ,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不斷建立健全建築業權力清單 、責任清單和負麵清單及其配套製度 ,讓“法無授權不可為” 、“法定職責必須為”的法治要求 ,內化於心 ,外化於行;其次 ,加快健全依法決策機製 ,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 ,拓寬基層部門和企業參與政策製訂的渠道,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針對性 、有效性 ;第三 ,加強和提高行政立法質量 ,主動適應建築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堅持立改廢釋並舉 ,推動工程總承包 、建築市場管理等重點領域的立法 ;第四 ,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依法懲處建築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加大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等重點領域的執法力度 ,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